时间:2025年04月17日 作者:塑造公司
四月的车间里,注塑机正有节奏地吞吐着透明的颗粒,赵明飞戴着白手套蹲在模具旁,指尖轻轻触碰刚脱模的塑杯边缘。这个总在人群中选择角落的男人,此刻眼里映着杯壁折射出来的光,像在凝视一件未完成的艺术品——这是他最熟悉的战场,每个塑杯从原料到成型,都藏着他和团队无数次调试的密码。
探索,孜孜不倦
身为产品研发部的主管设计师,赵明飞显得格外低调。每次团队成员开头脑风暴会,他的位置永远在靠窗的角落。他习惯带上笔记本,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每个人的发言:蓝色记录创新点,红色圈出潜在问题,黑色写下自己的思路……传统的塑杯成型工艺一直存在着效率低、质量不稳等痛点,他便深入生产一线,细抠每道环节。从原料的调配到模具的设计,再到温度和压力的参数控制,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成型的因素,最终成功完成了品牌客户定制直饮盖、注塑杯、平盖等产品的开发及交付。在容器产品包装自动化技术攻坚项目里,他的工位成了临时宿舍,抽屉里整齐码着速溶咖啡和机械手册,显示器上永远闪烁着生产线的3D模拟图。当团队在智能识别系统的精度上出现卡顿时,是他精准捕捉到定位偏差,通过改进板式链输送技术实现了塑杯的异常定号剔除功能和成型卷边连线,为车间的减员增效贡献了技术力量。
降本,只出实招
传统的片材涂硅油方式采用胶辊浸没式压辊转印涂覆,胶辊因持续受压,基本一年后便会出现老化硬化现象,从而导致涂油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出现波动,影响产品的稳定性,每年更换既费时又费钱。赵明飞多处取经,大胆地提出将电子包装行业涂敷防静电液的永防涂布机构中的网纹辊用于片材的硅油涂敷工艺中。在技术可行性验证期间,他每天都会抽一小时到车间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当新装置稳定运行时,看着使用寿命从1年跃升至6年的胶辊,车间的老技工拍着他的肩膀说:“小赵啊,你这是给机器安了颗‘长寿心’。”
不同的性格蕴藏着不同的闪光点,对于一个躬耕技术的人来说,偏内向的性格于赵明飞而言并不一定是件坏事。他这台“静音引擎”,用专注和热爱,让每个看似普通的塑杯,都承载起技术人的温度。车间流水线上那有节奏的轰鸣声,便是他和团队用技术让创新拔节生长的声音。